
第 五 讲 审 词 牌(一 剪 梅)★ ★ ★ ★ ★第五讲 审词牌(一剪梅)今天是第五讲,我们将继续审词牌的练习。我有一个想法,将在我们课程中实施。这就是以练为主,以讲解为辅。这与以前以灌输知识为主有所不同。对于格律诗呢,格式就四种,大家都记住了,至多也就是技法技巧忌讳等等其中的一两项忘记了。但词呢,一词一格,还有许多的变格。如果我们学过之后没有练习,极有可能连本词牌的基本情况也没记住。比如句数句式每句字数领字对偶等等。我现在就是这样。居然没有一个印象深刻的词牌!!!所以,今后将以练为主。讲过的词牌,至少填两次作业。这样有可能把课程拉得很长。我是觉得,如其以后巩固,还不如现在学得扎扎实实。所以,就替大家做主了----延长学习时间,多练习。今天讲的词牌是《一剪梅》一 简介一剪梅 又名《腊梅香》《玉簟秋》此调以周词、吴词为正体。双调六十字,前后段各六句,周词三平韵,吴词四平韵。记住正体有两个。区别在于第四句是不是押韵。二: 格式周邦彥 每阙三平韵一翦梅花萬樣嬌。斜插疏枝。略點梅梢。輕盈微笑舞低回。何事樽前。拍手相招。◎●○○◎●○ ⊙◎⊙⊙ ◎●○○ ⊙○⊙●●○○ ⊙●○○ ◎●○○夜漸寒深酒漸消。袖裏時聞。玉釧輕敲。城頭誰恁促殘更。銀漏何如。且慢明朝。◎●⊙○◎●○ ◎◎○⊙ ◎●○○ ⊙○⊙●●○○ ⊙●○○ ◎●○○吳文英 每阙四平韵遠目傷心樓上山。愁裏長眉。別後蛾鬟。暮雲低壓小欄杆。教問孤鴻。因甚先還。●●○○○●○ ○●○○ ●●○○ ●○○●●○○ ○●○○ ○●○○瘦倚溪橋梅夜寒。雪欲消時。淚不禁彈。剪成釵勝待歸看。春在西窗。燈火更闌。●●○○○●○ ●●○○ ●●○○ ●○○●●○○ ○●○○ ○●○○周邦彦格式中仄平平中仄平(韵)。中中中中,中仄平平(韵)。中平中仄仄平平,中仄平中,中仄平平(韵)。中仄平平中仄平(韵)。中中平中,中仄平平(韵)。中平中仄仄平平,中仄平平,中仄平平(韵)。第二句:中中中中。说一下,用符号表示是这样:⊙◎⊙⊙⊙本仄可平;◎本平可仄。这是因为本词牌有许多作品可校,这些作品的这个位置有的平,有的仄。但是,具体到一首词,它肯定是遵守平仄规律的,起码上下片2、4位置的字的平仄是相同的。咱们填的时候,切不可填成,平平平平,仄仄平仄;也不可填成仄平平平,仄平平平,等等。并且上下片最后一个字的平仄要相同。以后碰到其他词牌这样的情况,一定要分析一下什么是正确的格式。因为我们填出来的作品,一首就是一首,一首词不可能是几首词的综合,没有什么互相校对的问题。这也是审词牌的一项工作。吴体只是第四句押韵,其余和周体相同。这里有个问题请还得大家注意:吴体,大家看到没?格式里没有可平可仄,●●○○○●○ ○●○○ ●●○○ ●○○●●○○ ○●○○ ○●○○●●○○○●○ ●●○○ ●●○○ ●○○●●○○ ○●○○ ○●○○其实这也算是钦定词谱的一个凡例:记住这句话:“可平可仄即同第一首”。这样我们填的时候,可平可仄的地方,可以参照第一首处理。也就是说吴体可平可仄即同周体。变格在这方面也是这样。有一些词牌正体的格式里也没有可平可仄,那是因为修订词谱的时候,本词牌没有其他作品可校。那就没有办法了,只能严格按他的平仄填。三:词例又一體 雙調六十字,前後段各六句,六平韻。蔣捷一片春愁帶酒澆。江上船搖。樓上簾招。秋娘容與泰娘嬌。風又飄飄。雨又蕭蕭。●●○○●●○ ○●○○ ○●○○ ○○○●●○○ ○●○○ ●●○○何日雲帆卸浦橋。銀字箏調。心字香燒。流光容易把人拋。紅了櫻桃。綠了芭蕉。○●○○●●○ ○●○○ ○●○○ ○○○●●○○ ○●○○ ●●○○看到格式了吗?没有标出可平可仄的地方。那我们就可以参照周体处理。这个词牌变格很多,钦定词谱中以周词吴词为正格,也有的词谱以李清照词为正格。目前网络上以蒋捷的词为正格较常用!这次我们来讨论蒋捷这首 一剪梅四,审词牌:下面我们就来审词牌。蒋捷:《一剪梅》。一片春愁待酒浇,江上舟摇,楼上帘招。秋娘渡与泰娘桥,风又飘飘,雨又潇潇。何日归家洗客袍?银字笙调,心字香烧。流光容易把人抛,红了樱桃,绿了芭蕉。说一下第四句,有两种版本:《钦定词谱》:秋娘容与泰娘娇。网上大多情况:秋娘渡与泰娘桥。秋娘渡、泰娘桥都是吴江的地名,一个是渡口,一个是桥。至于如何去理解这不同的两句,相信同学们自己也有答案。秋娘渡与泰娘桥,舟行经过的两个地方,当然这秋娘与泰娘两个形象使作者想起了家乡的妻子。秋娘容与泰娘娇,按字面意思,是说秋娘与泰娘长的一样的俊,但联系到吴江,其实说的还是这两个地方----秋娘渡、泰娘桥,还是想起了家乡的妻子。1,格式中仄平平中仄平(韵)。中仄平平(韵),中仄平平(韵)。中平中仄仄平平(韵),中仄平平(韵),中仄平平(韵)。中仄平平中仄平(韵)。中仄平平(韵),中仄平平(韵)。中平中仄仄平平(韵),中仄平平(韵),中仄平平(韵)。前边我们给出了三个格式,两个正体,一个变格。注意,咱们学习中正体变格只依《钦定词谱》,因为这是由政府制定颁布的。至于后人有的以李清照词为正体和现在网上以蒋捷词为正体,我们知道就行。其实李清照词是依周词正体所填。好了,我们分析格式的特点。首先,除了卢炳体第二句尾字是仄,赵长卿下片第二句尾字是仄以外,每句尾字都是平声,说明这词牌情绪是和缓的,缠绵的。四字句平仄相同,多是中仄平平。所以极有可能相邻的四字句是重复的旋律,或者是部分重复的旋律。由于句句平收,本词牌又是押平韵的,导致每句都可押韵,所以众多变格的主要区别是押韵位置。2,韵现在大家打出这首词的韵字:蒋捷:《一剪梅》。一片春愁待酒浇,江上舟摇,楼上帘招。秋娘渡与泰娘桥,风又飘飘,雨又潇潇。何日归家洗客袍?银字笙调,心字香烧。流光容易把人抛,红了樱桃,绿了芭蕉。请大家找出韵字。浇,摇,招。桥,飘,潇,袍,调,烧。抛,桃,蕉。第八部平声 二萧三肴四豪 通用(上声 十七筱十八巧十九皓 去声 十八啸十九效二十号 通用)句句押韵一韵到底大家临摹内容 也用他的韵部 就不会错这里有两点值得注意:先看:风又飘飘,雨又潇潇这里 飘 潇都是韵字重叠使用,我们把这种用韵方式叫做叠韵。叠韵分两种一是叠字韵 二是叠韵母比如飘飘是叠字 在韵脚上就是叠字韵逍遥是韵母相同 如果在韵脚上也视为叠韵这样说吧 只要是同一韵母的 并且在诗押平水韵 或者词押词林正韵属于同一韵部的 两字同时出现在一个韵脚,都属于叠韵我们再看李清照这句:红藕香残玉簟秋。轻解罗裳,独上兰舟。云中谁寄锦书来?雁字回时,月满西楼。花自飘零水自流。一种相思,两处闲愁。此情无计可消除,才下眉头,却上心头。才下眉头,却上心头。相邻的两句连用两个“头”字作为韵字,这叫做重韵,凡是韵字重复使用的都叫做重韵,这种用韵方式在律诗中是绝对不允许的。而在很多次牌中,却是出彩的亮点,比如:《长相思》 汴水流,泗水流···《如梦令》 知否、知否···争渡、争渡···《钗头凤》 错、错、错 莫、莫、莫等等大家在读词时要注意这点。还是举长相思的例子如《长相思》:“汴水流,泗水流,流到瓜洲古渡头,吴山点点愁。思悠悠,恨悠悠,恨到归时方始休,月明人倚楼。”(白居易)这个词牌不但有重韵还有叠韵,大家读一下,是不是很流畅的感觉。很多资料把重韵也归到叠韵里面,这个大家明白就好,这是审词牌必须注意的一点。3,句式上下片都是 7,4,4,7,4,4 。先看里面的7字句,
图片
我们打出来,且注上平仄:一片春愁待酒浇,中仄平平中仄平(韵)秋娘渡与泰娘桥,中平中仄仄平平(韵)何日归家洗客袍?中仄平平中仄平(韵)流光容易把人抛,中平中仄仄平平(韵)我们给他改一个字:一片春愁待酒浇,秋娘渡与泰娘桥,何日归家洗客脚?流光容易把人抛。像不像一首的七绝,他只是第三句也用了韵--袍,这首词看起来就是一首七绝每句后面加两个四字句相对。所以前人把词也叫做诗余。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,所谓诗余,并不是说它是“诗之剩义”,而是说它是在诗的基础上加字加句而成。加字加句是为了与旋律相协,同时,加了字句,形象会更加丰富,更加生动。再看四字句有什么特点?每两个四字句 对偶,这个特点,不管你用谁的格式都一样的。也有不对偶的,如李清照的雁字回时,月满西楼;吴文英的教问孤鸿,因甚先还;雪欲消时,泪不禁弹;春在西窗,灯火更阑等等。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,就是前后两句是因果关系或时间空间的顺序关系,类似的情况是五律中二联的其中一联可以这么写。有人把这叫做“流水”。这个“流水”,在五律中是可以用在中二联代替对仗的。注意呀!“流水”,不是流水对!流水对是对仗,而“流水”不是对仗。“流水”只是有因果关系或时间空间顺序关系的上下两个句子。因此,如果你的一剪梅此处没有对偶,就一定要用“流水”。注意这个词牌对偶的特点:不但不拘平仄,而且有意用了重字江上舟摇,楼上帘招。风又飘飘,雨又潇潇。银字笙调,心字香烧。红了樱桃,绿了芭蕉。上、又、字、了,每一个对偶句都有重字,而且都在同一位置,这显然是作者有意这样做的。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增强语气,同时读起来有一种韵律的美感,这是这个词牌独有的特点。词中可不可以有重字。现在大家看到了,词中允许重字,但是重字都很有规律。无论对联、写诗、填词都把不规则重字视为硬伤。我们用时要用的好,要让人感觉比不重字更好。比如苏东坡的蝶恋花墙里秋千墙外道。墙外行人,墙里佳人笑。笑渐不闻声渐悄,多情却被无情恼。这里重复了好几个字,墙字用了四次,甚至“笑”作为韵字也重复到词里面这在写诗中都是不允许的,但苏轼用来却流畅自然,妙手天成,这就是驾驭文字的能力!五,题材:大家看以下的词例:周邦彦 一剪梅一剪梅花万样娇,斜插疏枝,略点梅梢。轻盈微笑舞低回,何事尊前,拍手相招。夜渐寒深酒渐消,袖里时闻,玉钏轻敲。城头谁恁促残更,银漏何如,且慢明朝。这首是什么情调?写的是喜事还是愁事?应该是感伤的吴文英 一剪梅·赠友人远目伤心楼上山,愁里长眉,别後峨鬟。暮云低压小阑干,教问孤鸿,因甚先还。瘦倚溪桥梅夜寒,雪欲消时,泪不禁弹。翦成钗胜待归看,春在西窗,灯火更阑。这首又是什么情调?这个好懂,第一句就说伤心了李清照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,轻解罗裳,独上兰舟。雪中谁寄锦书来,雁字回时,月满西楼。花自飘零水自流,一种相思,两处闲愁。此情无计可消除,才下眉头,却上心头。这个是什么情调?高兴还是悲伤?蒋捷:《一剪梅》。一片春愁待酒浇,江上舟摇,楼上帘招。秋娘渡与泰娘桥,风又飘飘,雨又潇潇。何日归家洗客袍?银字笙调,心字香烧。流光容易把人抛,红了樱桃,绿了芭蕉。综合以上四个最有名的词例,我们可以发现:《一剪梅》这个词牌,所填的内容都是略悲伤的,都有些愁苦,相思啊,送友啊,郁闷啊之类的,但是都没有到死去活来的程度。所以我们填的内容也要略伤感一些、缠绵一些。上节课我们讲的《西江月》内容是中性略轻松的,这些从古人的例词也能看出来。今天的知识点:1,重韵、叠韵2,有规律重字3,词谱平仄标注问题前面例词中,周邦彦、吴文英描写的都是梅花,属于冬感;李清照的是秋思;蒋捷的是春愁我们再怎样也没人家填得好,所以这次我们填夏天的景色。感情抒发可以用自己的感觉,也可以借用典故,比如“皇上,你还记得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吗”大明湖的荷花很美,大家自己到网上找资料啊作业:依蒋捷变格填词:《一剪梅·雨荷》自评:1,简述你为什么用这个韵部(少于20字)2,你词中是否有重韵、叠韵?简述你为什么用或没用重韵、叠韵(少于40字)3,你词中是否有重字?你词中的重字是否有规律?简述你为什么用或没用重字(少于30字)4,准备过片和过片的连接怎么样?
图片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炒股配资股票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