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国这回又闹了政府停摆,新闻一出,大家伙儿不禁嘀咕:社保没断,国债利息照发,这到底闹哪门子关门?其实啊,问题根本不在于美国没钱花,而是钱怎么花卡住了。
美国联邦每年花几万亿美元,但其中有四分之一得国会每年点头同意,这钱管着不少细致活儿,比如国家公园、各种经济数据统计、小企业贷款啥的。
国会没批下来,相关部门就都掰着手指等着,老百姓的日子自然先乱起来。
美国这套政府开支,像极了家里过日子,每一笔都得有说法。每年,国会要批12大项预算,谁都不能自作主张。
今年财年9月底就到点了,可预算还没批完,结果部分部门就没了“饭票”。不过你要说社保、医保这些福利停了,那倒不至于。
因为国家法律早就定死了,这些钱必须发,谁也不敢断。国债利息更是头等大事,财政部也保证优先支付,哪怕其他地方捉襟见肘。
你琢磨着,这关门到底关了啥?其实就是一些“非关键”部门停工,公园没人打扫,数据没人统计,小企业贷款处理不了。
打个形象的比方,家里厨房翻新钱卡住了,饭还是能吃,但新橱柜装不起来,做饭就得凑合。
两党这回又杠上了——共和党掌控众议院,急着过个临时预算,让政府能撑到十一月下旬。可参议院里的民主党不买账,非得让医保补贴也续上才松口。
两边就是死磕,结果只能让部分政府部门先关门。
最苦的还是联邦雇员,像劳工局两千号人只剩一个人在岗,国防部几十万文职人员直接回家,现役军人还得照常训练,但工资下月可能发不出来。
这个停摆不是啥“假期”,而是实打实的压力。老百姓夹在中间,只能忍着,公园厕所脏点还好说,可像贷款批不下来,生意眼看就要砸了,谁能不着急?
其实美国政府关门这事,也不算稀罕。
20年来都至少发生过四次,最有名的就是克林顿时期为预算吵了整整26天,特朗普为修边境墙闹了35天,公园垃圾堆成山,游客直接怒了。
每次关门,受罪的总是普通人,政客们倒是拿这事儿当筹码,谁都不肯先让步。
说到底,这种局面就是制度内耗的结果。今天吵医保,明天闹边境墙,后天又轮到别的事。最后遭殃的都是老百姓,公园没人打扫,数据迟迟不出,小老板贷款泡汤。
你说社保不受影响,国债不违约,可那些民生窟窿谁来堵?这根本不是所谓“民主的代价”,更像是“政治自私”的恶果。
两党你来我往,比的不是谁更关心民生,倒像谁能把筹码握得更紧。
普通人能咋办?只能等着两党哪天多点实干、少点套路,让日子能踏实点。政府关门,听着热闹,可冷暖自知的还是那些被耽误的民生。
谁都清楚,这不是钱花不出去,而是有人把公共服务当成了谈判桌上的棋子。什么时候美国两党能不再拿老百姓开赌注,或许那天大家才真的能少操点心。
炒股配资股票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